2017/3/14

惡性攝護腺癌治療的新發展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Grayscale Photography of Man Sitting on Grass Field
英國倫敦大學科學家在開發一種注射劑來治療最惡性的攝護腺癌,這種癌症治療沒有化療或放療的副作用的治療方法。

科學家已經知道
如果
癌細胞一個NAALADL2的分子是高度表現的,那這個病人的攝護腺癌比其他攝護腺癌病人,治療後有高兩倍癌症復發的機率。

倫敦大學的科學家嘗試將一個化療藥物Saporin接在一個抗體上,針對攝護腺癌的細胞表現高NAALADL2的,藥物能更精準的殺死癌細胞,但不傷害其他細胞而引起的副作用。


UCL科學家希望在三年內開發注射劑,並在未來五到十年內開始測試。

喜悅健康診所張明志醫師表示,目前腫瘤界較夯的議題是精準治療,針對不同的危險因子、病理亞型或特殊的基因表現,做出癌變訊息之阻斷,加速癌細胞凋之。另一方面的大膽突變則是增加病人身上之腫瘤免疫能力,以加強自然殺手細胞或樹狀突細胞之免疫指揮調度能力。然而兩者相較會罹癌者,咸信其免疫能力有缺陷,即使經由各種免疫調控,大概只有20%,頂多到30%病患會產生免疫增強反應而達成控制腫瘤延緩惡化,其中少數人有長期活之療效,多數人付出代價但沒有相對的療效。

張明志醫師又指出,Oncotarget腫瘤標靶的治療不同於EGFRVEGF等上皮細胞或血管內皮接受器之阻斷,後者是增生訊息之阻斷,間接抑制癌細胞之生長,前者可以直接摧毀、消滅腫瘤。本文指出有40%攝護腺癌病人屬於積極侵襲性,分裂生長快,所以在初期控制住攝護腺癌(如切除、放療、賀爾蒙去勢)後,不應只有觀察,而是藉由NAALADL 2分子(存在於侵襲型的攝護腺細胞上)接上毒藥Saporin,直接對準殘存體內未被偵測到的癌細胞。理論上如此可以延長病人存活,減少復發。約三年可以在實驗室發展出來,十年間可透過大型臨床實驗證實這種理論。

事實上已有多篇論文發表過,人體攝護腺癌有老鼠有的MDM2腫瘤基因,可調整P53P21BaxE2F1等抑癌基因,藉由抑制MDM2表現如RNA層面的anti-sense therapy(抗基因對應療法,如拉鍊不對位,拉不起來)。這些都是寡核苷酸分子,將來可能問市,目前麻省理工學院已有領先成果。

癌症不是絕症! 把握癌症早期及全面篩檢、整合醫院及診所的癌症治療專業與資源,以精準的標靶及放射治療、免疫治療,結合個人化、身心並重的的自然及能量療法的「全面性癌症治療模式」,實現整體性癌症治療的效果!